首页

优美之家uhome

时间:2025-05-29 19:28:11 作者:【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杨柏云:一生做好一件“兰”事 浏览量:84364

  中新网北京5月29日电 题:杨柏云:一生做好一件“兰”事

  作者 孔令佑

  继成功拯救植物界“金丝猴”大黄花虾脊兰后,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杨柏云和他的团队最近又有新突破。

  杨氏丹霞兰,是一种处于极度濒危状态,堪称植物界“大熊猫”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也是我国极小种群保护物种,其生活型为腐生,对环境要求极为苛刻,移栽不能成活。杨柏云告诉记者,历经多年研究,他们现在不仅全面摸清了杨氏丹霞兰在江西省的分布及蕴藏量,还完成了传粉生物学研究,攻克了导致其濒危的机制,突破了共生培养技术,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研究成果很可能超越之前在大黄花虾脊兰上取得的成就”。

  大黄花虾脊兰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这种植物主要分布在海拔700米至1500米的疏林地,对生长环境要求极为苛刻,自然分布范围也因此非常有限。2021年国家林草局统计发现,大黄花虾脊兰全国野生资源存量不足300株。

图为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杨柏云在野外调查中。(受访者供图)

  除了数量少,大黄花虾脊兰的繁殖也是个难题。杨柏云介绍,“广种薄收”是兰科植物的典型繁殖特征。种子缺乏胚乳,无法实现营养自给,需要与真菌结合才能促进萌发,无菌条件下需要120多天才能萌发,萌发率仅有18%。

  但如今,大黄花虾脊兰已连续三年在江西井冈山、湖南崀山等19个野外回归点开花,完成了其在自然界的自我更新,标志着这一物种的保育取得阶段性成果。这背后,离不开杨柏云团队的努力。

  几年前,一位向导给杨柏云发来野生大黄花虾脊兰的照片。这是江西境内首次发现这种珍稀植物的踪迹,令杨柏云惊喜不已。

  “一个物种就是一个基因库。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是大自然中极为宝贵的基因资源。”为了保护该物种,杨柏云随即带领团队开始了艰难攻关。为了从数万种真菌中寻找匹配的共生菌,实验室常常彻夜灯火通明。经过五年上千次试验,他们终于建立了无菌培养和真菌共生培养的繁殖体系,使种子能在30天至60天内发芽,对大黄花虾脊兰进行了规模化育苗。

  从实验室繁育到野外回归,每一步都离不开辛劳与汗水。科研人员常需面对蚂蟥叮咬、毒蛇威胁、车陷泥潭等险境。“有时候野猪会冲破护栏,回归点的小苗全被踩烂。一些植食性的小动物也会‘光顾’,辛苦培育的幼苗就毁于一旦。”杨柏云苦笑着说。历经种种困难,团队最终攻克了大黄花虾脊兰的繁殖难题,建立起国内首创的大黄花虾脊兰快速繁殖体系以及共生培养体系。

  “我们计划逐步扩大保育规模,力争将大黄花虾脊兰成功引入长江流域各省份的适宜生长区域,并期待在政府各部门的支持下,实现10万株大黄花虾脊兰的回归目标。”杨柏云曾说。

  他表示,目前该团队在做好保育的同时,也会在每个大黄花虾脊兰回归点对保护区工作人员和当地村民进行科普,培训技术队伍,希望有更多人共同守护这美丽的物种。

  从1986年来到江西大学(现南昌大学)生物系,跟随其他老师从事大花蕙兰的组织培养工作至今,杨柏云已与兰科植物结缘近40年。

  现在,已获评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老师和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的杨柏云依然奔波在科研一线。虽然大黄花虾脊兰研究已转入监测阶段,但他“与时间赛跑”的脚步从未停歇。“花在哪里开,我就去哪里”的承诺,正指引着他在杨氏丹霞兰的研究道路上继续前行。(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光明论坛】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

中共镇雄县委副书记、县长杨绪春介绍称,围绕“十四五”末回引返乡创业就业7万到10万人的目标,该县通过当好“红娘”、建好园区、抓好产业、做好服务,切实解决谁去回引、产能承接、创业支撑、政策赋能“四问题”,实现全县劳动力资源逐渐由“向外输”蝶变为“往回引”。

新华社权威快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4月25日,石家庄工业遗址公园正式向公众开放,该公园是在河北钢铁集团石家庄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旧厂区遗址上新建的城市文化公园,总占地面积121亩。

和衷共济

河北按照党中央要求,立足省情实际,对各项重点任务进行细化、具化、实化;省级层面工作专班制发有关问题答复,及时印发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各级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责任,领导班子其他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形成责任全覆盖、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

台青携手人大代表:亲身实践 共创成长“舞台”

安徽君光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王广河在接受国是直通车采访时表示,对于加班事项的举证,劳动者可以从加班前、加班中、加班后3个时间节点入手,搜集和保留证据:

王毅:坚持一中原则,就应该支持和平统一

“第一次参加东京奥运会,非常紧张,技术、思想也不成熟。这个周期收获了很多,每次比赛都有成长”。两日前夺得首金的盛李豪曾这样谈及自己三年来的成长。此番在巴黎的第一战中,他与队友曾经历与对手间万分胶着的时刻,关键时刻,他呈现出超出年龄的冷静沉稳,“在最后比分被对手追得很紧的时候,我其实并不特别在意比分,而是要稳定住自己的状态,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盛李豪说。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